新的机遇和挑战
瞿涤1 , 张文宏2 , 王洪海3 , 陈力4
1.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 2.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传染病科; 3. 复旦大学遗传所; 4.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Qu Di1 , ZHANG Wenhong2 , WANG Honghai3 , CHEN Li 4
摘要: 微生物的获得性免疫系统与基因编辑:2018年,“基因编辑”这一专业术语随着“露露”和“娜娜”一对基因编辑婴儿的诞生飞入了寻常百姓视野,引起了社会热议。借助于基因编辑技术,基于序列特异性可进行靶向性基因敲除、特异突变位点导入及定位转基因等基因组编辑。基因编辑技术包括CRISPR/Cas9、锌指核酸酶(zinc finger nuclease,ZFN)和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clease,TALEN)技术,可高效、定点地进行基因组编辑。由细菌免疫系统发展而来的CRISPR/Cas9技术因操作简便、快捷高效等优点,成为科研、医疗等领域的有效工具,在基因研究、基因治疗和遗传改良等方面展示出了巨大的潜力,如果使用恰当可为人类社会带来福祉。基因编辑的研究涉及伦理、生物安全等重要问题。“基因编辑婴儿”的出现引起了我国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并将于2019年出台系列关于生物技术及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规,以加强监管。此外,微生物获得性免疫的研究及应用也是微生物学学科发展的方向之一,本刊将于2019年推出有关探讨......
通讯作者:
瞿涤
引用本文:
瞿涤1, 张文宏2, 王洪海3, 陈力4. 新的机遇和挑战[J]. 微生物与感染, 2019, 14(1): 1-1.
Qu Di1, ZHANG Wenhong2, WANG Honghai3, CHEN Li 4.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JOURNAL OF MICROBES AND INFECTIONS, 2019, 14(1): 1-1.
链接本文:
http://jmi.fudan.edu.cn/CN/ 或 http://jmi.fudan.edu.cn/CN/Y2019/V14/I1/1
[1]
徐文心,张欣欣. 肠道菌群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肝病的研究进展 [J]. 微生物与感染, 2020, 15(6): 400-404.
[2]
刘敏雪 黄丽英 梁嘉慧 曾尚娟 岑贞娇 李萌 黄战 阮佳玲 王双杰. 婴儿血流感染盐单胞菌1例 [J]. 微生物与感染, 2020, 15(6): 395-399.
[3]
赵超 荆沙 马泽林.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对细胞脂质合成作用的研究 [J]. 微生物与感染, 2020, 15(6): 358-367.
[4]
许琼 秦慧. COVID-19对肺外系统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探讨 [J]. 微生物与感染, 2020, 15(6): 410-415.
[5]
黄卓英. 消灭脊髓灰质炎分析及免疫策略的建议 [J]. 微生物与感染, 2020, 15(6): 337-342.
[6]
李一强 章银波 朱欣琰 晏晨曦 王鹏 孙桂芹 俞洪. 湿型外耳道分泌物的菌群结构及其药物敏感性分析 [J]. 微生物与感染, 2020, 15(6): 343-351.
[7]
杨思宇 陈澍 徐水宝 陈重 张文宏 金嘉琳. 血流感染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分析及同源性研究 [J]. 微生物与感染, 2020, 15(6): 352-357.
[8]
杨德全 鞠厚斌 管踦一 葛菲菲 李鑫 沈海潇 刘健 王建 赵洪进 周锦萍. 上海地区3株猫冠状病毒ORF3、ORF7和S2 基因的序列测定及进化分析 [J]. 微生物与感染, 2020, 15(6): 368-374.
[9]
魏明童 王明丽. 去N端信号肽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糖蛋白E原核可溶性表达及其免疫原性评价 [J]. 微生物与感染, 2020, 15(6): 375-381.
[10]
胡乾坤 王倩倩 黄晨璐 李强 黄玉仙 许伟 张毅 李新艳 陈良 黄玉仙. 基线血清外泌体miR-155-5p联合HBV DNA定量预测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J]. 微生物与感染, 2020, 15(6): 382-389.
[11]
郑方 沈银忠. 2012-2019年上海市某三甲医院境外输入性传染病病例特征分析 [J]. 微生物与感染, 2020, 15(6): 390-394.
[12]
沈燕 高晓东 胡必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内镜诊疗相关感染防控建议 [J]. 微生物与感染, 2020, 15(6): 405-409.
[13]
徐进川 范小勇.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J]. 微生物与感染, 2020, 15(6): 416-420.
[14]
王牛牛 郑建铭 刘丽光. 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研究进展 [J]. 微生物与感染, 2020, 15(6): 421-0.
[15]
陈诗琦,毛日成,张继明.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变构调节剂的研究进展 [J]. 微生物与感染, 2020, 15(5): 32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