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感染
  首页 |  主编心语 |  期刊介绍 |  编委阵容 |  投稿指南 |  出版道德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在线办公系统 :::
作者在线投稿
作者在线查稿
编委专家审稿
副主编审稿
编辑远程办公
主编远程办公
 
::: 在 线 期 刊 :::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邮箱订阅
 
摘要点击次数排行
论文下载次数排行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欢迎在本刊刊登广告
 
 
微生物与感染
2023年 18卷 6期
刊出日期 2023-12-25

论著
病例分析
综述
医学论坛
   
论著
321 金程萌 白露 李雨檬 王倩瑜 李建华
用于比较急慢性感染中B淋巴细胞应答规律研究的病毒工具的构建
在急性或慢性等不同感染情况下B淋巴细胞应答规律各异。本研究旨在构建重组Armstrong株和重组Clone13株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 LCMV),以诱导针对WE株糖蛋白(glycoprotein, GP)特异的B细胞受体(B cell receptor, BCR)转基因细胞KL25HL B细胞应答,从而为比较急慢性感染过程中宿主B细胞的免疫应答差异建立实验模型。首先,通过共转染细胞,使之转录LCMV基因组片段并表达病毒蛋白,成功拯救出重组LCMV-Armstrong(recombinant LCMV-Armstrong,rARM)和重组LCMV-Clone13(recombinant LCMV-Clone13,rCL13)。测序分析表明,这两种重组病毒的GP序列被成功替换为LCMV-WE株的GP序列,并证实它们在感染细胞后具备蚀斑形成能力。随后,本研究使用rARM及rCL13感染野生型C56BL/6J小鼠。结果表明,这两种重组病毒保留了野生LCMV-Armstrong(wild type LCMV-Armstrong, wtARM)或野生LCMV-Clone13(wild type LCMV-Clone13, wtCL13)株等所具备的急性或慢性感染特性。具体而言,在rARM和rCL13建立感染后,rARM将在一周内被宿主免疫系统快速清除,而rCL13可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超过两个月。最后,用不同LCMV感染过继转移了KL25HL B细胞的野生型小鼠。结果显示,与wtARM或wtCL13相比,感染rARM或rCL13后可明显诱导特异性B细胞发生激活、增殖等免疫应答反应。本研究构建的rARM及rCL13在感染小鼠并过继KL25HL B细胞后,可作为急慢性感染中B淋巴细胞应答规律比较研究的有力工具,对于深入理解体液免疫应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2023 Vol. 18 (6): 321-330 [摘要] ( 2 ) [HTML ( )] [PDF 0KB] ( 3 )
331 尚伟 蔡丽娜 陈北方
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某医院两年来引起医院感染的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药敏结果、耐药类型及感染危险因素,探讨其在临床控制耐药菌的发生、医院感染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面的参考价值。 方法 分析2020-2021年度从医院感染患者体内分离的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结果,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探讨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结果显示多重耐药菌株占49.7%(69/13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占41.0%(57/139),产β-内酰胺酶(BETA-LACT)菌株占72.7%(101/139),克林霉素诱导型(INDUC-CLI)耐药菌株占15.1%(21/139)。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和伤口感染部位(36.0%和48.9%),其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敏感率达100%,对利奈唑胺和氯霉素敏感率分别为99.28%和93.85%。回归分析显示,侵入性操作的OR值为3.184,P值<0.05。结论 本研究证实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从伤口部位样本分离出,临床多重耐药细菌占有率较高,多数为耐甲氧西林和产β-内酰胺酶菌株,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较重;侵入性操作是耐药S. aureus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2023 Vol. 18 (6): 331-337 [摘要] ( 1 ) [HTML ( )] [PDF 0KB] ( 3 )
338 邵小平 韦小梅 蒋思琼 胡三莲
院内三色分区管理模式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采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疫情期间三色分区管理模式在院内新冠病毒核酸采集管理上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4月1~15日我院进行新冠病毒核酸采样的患者和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原核酸采样检测模式;2022年4月16~30日我院进行新冠病毒核酸采样的患者和工作人员作为观察组,采用三色分区管理模式,比较应用效果。 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红区核酸采样-运送-检测全程时间 (均p<0.05)、黄区核酸采样(P=0.024)和检测时间(P<0.001)、核酸异常患者追查时间(P<0.001)均显著缩短;核酸样本漏液 (P=0.018)、内参过少(P=0.012)、信息错误(P=0.014)等质量不合格情况(P=0.001)显著减少;患者(P<0.001)及工作人员(P<0.001)满意度均显著提升。 结论:三色分区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缩短疫情高传播风险人群核酸标本采样-运送-检测各环节以及核酸异常患者追查的耗时,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核酸标本质量,提升患者和工作人员满意度。
2023 Vol. 18 (6): 338-345 [摘要] ( 4 ) [HTML ( )] [PDF 0KB] ( 3 )
病例分析
346 王群 张丽 吴卫星 谢争华
肺腺癌患者血流感染哈特草螺菌的相关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患者血流感染哈特草螺菌的鉴定及药敏特点,同时对相关菌株感染病例进行回顾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取1例肺腺癌患者放疗后分别经静脉导管和外周静脉留取的血培养阳性标本,涂片、染色、镜检,同时采用VITEK MS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和分子测序技术对该分离株进行鉴定分析,并参照其他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药敏实验标准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静脉导管血和外周静脉血的需氧瓶分别孵育14.2h和20.8h后出现阳性报警,涂片见革兰氏阴性杆菌。血平板孵育24h后,见乳白色、胶状、凸起、无溶血菌落。VITEK MS质谱仪和分子测序技术均鉴定为Herbaspirillum huttiense(哈特草螺菌),VITEK 2 Compact鉴定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药敏结果显示该菌对氨曲南中介,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左氧氟沙星等抗菌药物均敏感。结论:哈特草螺菌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其引起肿瘤患者和免疫力低下患者出现菌血症的病例十分罕见。本研究报告了哈特草螺菌的生物学特征和病例的诊疗过程,并强调了多种诊断技术联合应用在鉴定罕见菌中的重要性。
2023 Vol. 18 (6): 346-352 [摘要] ( 4 ) [HTML ( )] [PDF 0KB] ( 3 )
353 王群 张晓煜
长奈瑟菌致胸腔感染1例报道
摘要:本文报道国内首次由长奈瑟菌引起的胸腔感染的病例。分离菌株的鉴定分析采用MALDITOF Vitek MS系统、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和分子测序技术;常规药敏试验采用KB法和E-Test法,并参照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Th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对脑膜炎奈瑟菌的要求进行折点判读。现分析长奈瑟菌的生物学特征及诊疗过程,从而提高微生物员工对罕见病原菌的重视,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
2023 Vol. 18 (6): 353-357 [摘要] ( 3 ) [HTML ( )] [PDF 0KB] ( 3 )
综述
358 曹宇 龚亚婷 黄瑞
NLRP6在抗细菌感染免疫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含热蛋白结构域的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6(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6,NLRP6)是宿主固有免疫重要的胞内模式识别受体之一,参与机体感染、炎症、肿瘤和代谢性疾病的调节。它可通过感知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原生物及其产物,调节机体抗感染免疫效应并影响其转归。本文就NLRP6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在抗细菌感染免疫中的作用研究作一综述。
2023 Vol. 18 (6): 358-363 [摘要] ( 3 ) [HTML ( )] [PDF 0KB] ( 3 )
364 李雪 许文 陈威巍
SFTSV感染引起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改变的研究进展
摘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 fever with thrombocytopnia syndrome virus,SFTSV)是近年发现的新病毒。该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以高热、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多脏器功能损伤为主要临床特征,死亡率5%-30%。目前尚无验证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SFTSV感染可引起患者免疫功能紊乱,B淋巴细胞是该病毒感染的重要靶细胞之一,但SFTSV感染对B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对SFTSV感染引起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及其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促进SFTSV感染的免疫病理机制研究进展,为深入认识SFTSV感染对B淋巴细胞的影响,开发相关诊疗技术提供基础。
2023 Vol. 18 (6): 364-369 [摘要] ( 0 ) [HTML ( )] [PDF 0KB] ( 1 )
370 朱坤 林可 张昊澄 张文宏 艾静文
病毒性脑(膜)炎精确诊断的进展
病毒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威胁公共卫生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尽管病史、症状体征、常规检测、影像学等对其诊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及分子诊断技术不断改进,但其仍然受到技术、检测试剂、样本类型、检测时间窗口等限制,且需根据不同的临床特征选择合适的诊断技术。仍有40%至60%的患者难以明确病因。进行及时、准确诊断是开展有针对性的适当治疗的基石。60%至80%的病毒性脑(膜)炎患者首次就诊于基层医疗机,而基层医院因技术条件所限,确诊率低于20%,制定规范化的病因学诊断路径,实行分级诊断策略尤为必要。在基层医院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及基本实验室检查初步确定诊断方向;根据疑似病因,通过PCR等常规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病原体初筛;在PCR阴性或不可行时,考虑应用如mNGS的非靶向广覆盖技术;建立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及临床诊疗网络以提高确诊率,改善患者临床结局。随着检测技术进步和人工智能应用,病毒性脑(膜)炎诊断将更准确。
2023 Vol. 18 (6): 370-377 [摘要] ( 3 ) [HTML ( )] [PDF 0KB] ( 3 )
医学论坛
378 邓国英 孙文长 杨淑凤 李星云 戴晓冬 刘欣
《医学微生物学》线上教学和考试模式下的试卷分析与教学思考
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大连医科大学《医学微生物学》线上教学效果,及时发现和总结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学课程改革提供依据。使用大连医科大学网络题库与考试评价系统对2021年参加《医学微生物学》线上教学和考试的641名学生试卷进行分析,包括试卷各章节正确率、难度系数、信度和区分度。结果显示本次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各章节正确率在70%-90%之间,考试平均分72.28,及格率85%,优秀率4%。试卷总体质量良好,难度略偏易,难度系数0.72。信度和区分度好,区分度0.29,信度为0.9。本研究证实本次线上考试试卷总体质量良好,能够客观体现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水平,线上教学效果基本满意。本研究还比较了试卷中各题型难度系数和区分度,为今后制定科学合理的线上考核试卷提供依据和参考。
2023 Vol. 18 (6): 378-384 [摘要] ( 2 ) [HTML ( )] [PDF 0KB] ( 3 )
微生物与感染
:::新 闻 公 告:::
· 本刊荣获“第二届上海市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 2018年起本刊开通HTML格式全文阅读模式
· 《微生物与感染》征订启事
        更多>>
:::导 读:::
        更多>>

:::友 情 链 接:::

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复旦大学
万方数据
中国知网
维普资讯
                     

                更多>>

版权所有 © 2008 《微生物与感染》编辑部
地址:上海市医学院路138号 邮编:200032
Tel:021-54237633 Fax:021-64434224    E-mail:jmi@fudan.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