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感染
  首页 |  主编心语 |  期刊介绍 |  编委阵容 |  投稿指南 |  出版道德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在线办公系统 :::
作者在线投稿
作者在线查稿
编委专家审稿
副主编审稿
编辑远程办公
主编远程办公
 
::: 在 线 期 刊 :::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邮箱订阅
 
摘要点击次数排行
论文下载次数排行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欢迎在本刊刊登广告
 
 
微生物与感染
2024年 19卷 1期
刊出日期 2024-02-25

论著
综述
   
论著
1 姚婷婷 杨荣 苏润萍 高西辉
基于聚谷氨酸聚氨基酯的核酸递送载体构建
核酸疫苗已成为现代传染病疫苗中重要的疫苗技术,然而,核酸疫苗的临床转化仍然面临着转染效率低和生物相容性不佳等限制,迫切需要研发高效、安全的核酸递送载体。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策略,在聚(β-氨基酯)(poly(beta-amino ester),PBAE)和核酸自组装形成纳米颗粒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聚谷氨酸(polyglutamic acid,PGA)进行修饰,形成核-壳式核酸递送载体。通过结构表征和生物学评价探究了PNPs作为核酸递送载体的性能。结果显示,PGA修饰的纳米颗粒(PGA coated nanoparticles,PNPs)具有粒径小,Zeta电位低和血清稳定性强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PGA修饰还可以提高聚合物PBAE介导的溶酶体逃逸能力,进而增强核酸转染效率。综上所述,PGA修饰的PBAE纳米颗粒作为核酸递送载体具有高效的转染效率,为核酸疫苗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4 Vol. 19 (1): 1-11 [摘要] ( 9 ) [HTML ( )] [PDF 0KB] ( 5 )
12 黄丹
血清ALT串联HBsAg和串联HBV DNA识别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非活动性肝炎的性能评价
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依次经历非活动性肝炎(non-aggressive, NAH)和活动性肝炎(aggressive hepatitis, AH)两个分期,但仍缺乏界定HBeAg阳性NAH与AH的可靠标准。本文根据179例患者的长期随访队列,以自发性HBeAg血清转换作为终点事件,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指定了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 ALT)、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和HBV DNA识别HBeAg阳性NAH的功能截断值;在此基础上,评价了ALT串联HBsAg和串联HBV DNA识别HBeAg阳性NAH的性能。结果,ALT ≤60 IU/L、HBsAg >4.602 log10 IU/mL和HBV DNA >7.477 log10 IU/mL为识别HBeAg阳性NAH的功能截断值。基于功能截断值,ALT串联HBsAg的患者中,病理学分级≤G1和“分级≤G1且分期≤S2”的构成比均为100%,病理学分期≤S1和“分级≤G2且分期≤S1”的构成比均为68.2%;ALT串联HBV DNA的患者中,病理学分级≤G1和“分级≤G1且分期≤S2”的构成比均为86.2%,病理学分期≤S1和“分级≤G2且分期≤S1”的构成比均为69.0%;ALT串联HBsAg识别病理学分级≤G1和“分级≤G1且分期≤S2”的阳性似然比均为+∞,识别病理学分期≤S1和“分级≤G2且分期≤S1”的阳性似然比均为2.034;ALT串联HBV DNA识别病理学分级≤G1和“分级≤G1且分期≤S2”的阳性似然比分别为3.000和3.068,识别病理学分期≤S1和“分级≤G2且分期≤S1”的阳性似然比均为2.106。提示,ALT串联HBsAg和串联HBV DNA均可有效地识别HBeAg阳性NAH;ALT串联HBsAg识别HBeAg阳性NAH的性能优于其串联HBV DNA。
2024 Vol. 19 (1): 12-26 [摘要] ( 10 ) [HTML ( )] [PDF 0KB] ( 6 )
27 蔡健鹏 郭薇 孙钰涵 陈禹同 王红羽 王岩 刘洪艳 艾静文 王森
沈阳市1209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长新冠”特征及风险因素分析
本研究旨在探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长新冠的临床特点及相关风险因素。选取2023年8月以前至少感染过一次新冠的患者1209例,随访收集人口学资料、长新冠症状,进行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长新冠的相关风险因素。结果显示1209例患者中有146例(12.08%)报告长新冠症状,长新冠症状主要以乏力、咳嗽、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为主,同时实验室检查和非长新冠患者相比无明显异常。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长新冠的风险因素包括女性(aORs=1.69,P=0.007)、合并三种及以上基础疾病(aORs=4.07,P<0.001)以及再感染(aORs=1.94,P=0.002)。本研究发现疫情开放后,以奥密克戎毒株感染为主的感染者长新冠发生率较既往毒株发生率低,女性、合并较多基础疾病(≥3)以及再感染是长新冠的风险因素。
2024 Vol. 19 (1): 27-34 [摘要] ( 9 ) [HTML ( )] [PDF 0KB] ( 4 )
35 董欣越 林庆能 杨丹桐 庄源 肖萍 祖平 陈敏 吴立梦
温度和冻融循环对公共卫生样本细菌活性影响评价
摘要:本研究旨在模拟公共卫生生物样本库的感染性标本的转运/暂存、冷冻保藏再利用场景,采用在兔血清和饮用水中外加大肠杆菌模拟感染性人类血清样本和环境水样,评估不同运输温度、冷冻温度、冻融循环对样本中细菌活性影响,尤其是深低温温区环境下样本中细菌活性。结果显示感染性血清和饮用水在4℃运输条件下,样本中的大肠杆菌数均随着时间增加呈逐步下降趋势,干冰运输条件下,饮用水样本中的大肠杆菌数在12h后下降至极低水平。在-20℃、-80℃和液氮条件下,血清冻融1-3次后大肠杆菌数结果与基准值无统计学差异。本研究建议应全程记录每个环节影响样本质量的关键数据,例如:转运温度、时限和冻融循环总次数,作为分析前信息记入生物样本库信息系统,尽管这不是生物样本操作信息,可直接检验结果准确性。
2024 Vol. 19 (1): 35-45 [摘要] ( 9 ) [HTML ( )] [PDF 0KB] ( 6 )
46 崔晓娴
上海市2014-2019年麻疹疑似病例实验室监测及病原学特征
摘要:本文旨在探究上海市麻疹疑似病例特征及病原谱构成,通过挑选2014-2019年麻疹疑似病例病原学标本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人细小病毒B19、人类疱疹病毒4型(Epstein Barr virus,EBV)、人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人疱疹病毒6型(HHV-6)、人疱疹病毒7型(HHV-7)、柯萨奇病毒A16(CA16)、柯萨奇病毒A6型(CA6)、柯萨奇病毒A10型(CA10)、肠道病毒71型(EV71)及其它通用肠道病毒(EV)的检测。结果显示,麻疹监测工作共采集麻/风疹阴性咽拭子3325份,挑选1197份标本中病毒总检出率为9.7%,共9种病毒被检测到,未检出混合感染。本研究表明上海市麻疹疑似病例中,除麻疹、风疹外,EB病毒、HSV-1、细小病毒B19等9种病毒,均可能引起类似麻疹症状而被临床诊断为麻疹,临床上诊断时需注意加以鉴别。
2024 Vol. 19 (1): 46-51 [摘要] ( 12 ) [HTML ( )] [PDF 0KB] ( 6 )
综述
52 刘宇萱 仲崇瑶 高娜 安静
可溶性微针疫苗的研究进展
微针作为一种高效的经皮免疫方式,可以穿透角质层,在不损害神经血管的情况下,将抗原递送至免疫细胞丰富的真皮层。其中可溶性微针(Dissolving microneedles, dMNs)由于制备简单、操作便捷、载药量大、不产生针尖废弃物等诸多优点而备受关注。本文总结了dMNs疫苗的免疫效果及目前的临床试验进展,同时探讨了dMNs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dMNs疫苗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并推动其实际应用。
2024 Vol. 19 (1): 52-57 [摘要] ( 12 ) [HTML ( )] [PDF 0KB] ( 5 )
58 薛荃璘 林可 仇超 张文宏 艾静文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临床免疫特征前沿总结
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可以引起致命性的单纯疱疹病毒脑炎(HSE),部分患者即使接受抗病毒治疗也会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有效抑制和清除HSV-1感染依赖于宿主的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反应,适应性免疫中T细胞的激活和调节起到了主要作用,同时固有免疫也在抑制病毒复制和传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此,我们回顾了HSE中免疫反应特征和机制的相关研究,对HSE中免疫系统对机体的保护和损伤作用进行了总结,这为新的机制研究或发现新的免疫疗法提供了思路。
2024 Vol. 19 (1): 58-64 [摘要] ( 9 ) [HTML ( )] [PDF 0KB] ( 5 )
微生物与感染
:::新 闻 公 告:::
· 本刊荣获“第二届上海市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 2018年起本刊开通HTML格式全文阅读模式
· 《微生物与感染》征订启事
        更多>>
:::导 读:::
        更多>>

:::友 情 链 接:::

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复旦大学
万方数据
中国知网
维普资讯
                     

                更多>>

版权所有 © 2008 《微生物与感染》编辑部
地址:上海市医学院路138号 邮编:200032
Tel:021-54237633 Fax:021-64434224    E-mail:jmi@fudan.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