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感染
  首页 |  主编心语 |  期刊介绍 |  编委阵容 |  投稿指南 |  出版道德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在线办公系统 :::
作者在线投稿
作者在线查稿
编委专家审稿
副主编审稿
编辑远程办公
主编远程办公
 
::: 在 线 期 刊 :::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邮箱订阅
 
摘要点击次数排行
论文下载次数排行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欢迎在本刊刊登广告
 
 
微生物与感染
2006年 1卷 1期
刊出日期 2006-03-25

论著
综述
讲座
   
论著
7 任军1 ;赵超1 ;方彩云2 ;马张妹1 ;杨芃原2 ;闻玉梅1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转基因小鼠肝组织基因表达谱及蛋白组学的初步研究

目的 利用与乙型肝炎病毒(ItBV)携带者相类似的#59系HBV转基因小鼠动物模型研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蛋白对肝组织生理、代谢状态的影响,以了解HBsAg持续表达对肝细胞影响的机制。方法 用Affmertix基因芯片观察转基因小鼠肝组织基因表达谱的改变。用蛋白组学方法鉴定部分代谢相关酶类在转基因小鼠肝组织内的丰度改变。结果 基因芯片实验显示43个基因在转基因小鼠肝组织内显著(≥2倍)上调表达,104个基因显著下调表达。蛋白组学实验检出18个代谢相关酶在转基因小鼠肝组织内丰度高于对照鼠1.5倍以上,9个代谢相关酶低于对照鼠1.5倍以上。结论 HBV蛋白的存在对宿主肝组织代谢状态产生显著影响。推测其表现为胆固醇合成增强、胆汁酸合成减弱。糖异生作用增强、糖酵解减弱。氨基酸分解代谢增强、尿素合成减弱。

2006 Vol. 1 (1): 7-14 [摘要] ( 3203 ) [HTML ( )] [PDF 771KB] ( 3121 )
15 周晓辉; 刘玲; 刘华; 项黎; 袁正宏
基因枪接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促进DNA疫苗诱生的免疫应答转换

目的 为了克服基因枪接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DNA疫苗诱生的免疫应答以Th2为主的缺点,在基因枪接种质粒HBsAg DNA疫苗的同时共导入或共表达乙型肝炎病毒壳(HBV core)基因作为佐剂,以促进其所诱生的HBsAg特异性的Th2型免疫应答向Tn1型转换。方法 构建可单独或共同表达HBsAg或核心抗原(HBcAg)的DNA免疫用载体pIRKS/core、pIRES/C149、pIRES/S、pIRES/S/Core和pIRES/S/C149,并在真核细胞进行表达验证。对BALB/c雌鼠进行免疫并检测小鼠免疫后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指标。结果 共导入或共表达HBV core基因能增强基因枪接种HBsAg DNA疫苗诱生的Th1型免疫应答水平,包括HBsAg特异的IgG2a应答、CTL活性、IFN-γ产生能力等。结论 以HBV core基因为佐剂能促进基因枪接种HBsAg DNA疫苗诱生的Th2型免疫应答向Th1型免疫应答转换。

2006 Vol. 1 (1): 15-20 [摘要] ( 2979 ) [HTML ( )] [PDF 782KB] ( 2374 )
21 王文逸1 ; 黄宇闻2 ; 陆萍2 ; 莫琴2 ; 凌冰2 ; 龙健儿1 ; 韩小凌1 ; 董生福1 ; 瞿涤1 ; 钱开诚2
利用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型评价血液成分中病毒的灭活效果

目的 利用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感染动物模型,评价亚甲蓝光化学病毒灭活方法对血液成分中DNA病毒的灭活效果。方法 将超离纯化的DHBV分别加入人血浆或人红细胞,经亚甲蓝光化学灭活病毒,将含不同基因组拷贝数DHBV的血浆成分经静脉感染1 d龄雏鸭。采用放射性核素核酸杂交法对血清中DHBV DNA进行检测,计算病毒灭活处理前、后人血浆及人红细胞中DHBV的半数感染计量(ID50)。结果 结果显示加入DHBV的血浆在未经灭活处理前对1 d龄雏鸭的ID50值为103.33,而经病毒灭活处理后ID50值为1010拷贝,灭活处理可使病毒感染性滴度下降达6个Log;加入DHBV的红细胞灭活前ID50值为103.35,经灭活处理后ID50值为108.35拷贝,灭活处理使病毒感染性滴度下降5个Log。结论 利用DHBV感染动物模型,可以检测到少量病毒在自然感染宿主体内的感染性,可用于评判血液成分中病毒灭活方法的效果,亚甲蓝光化学处理对血浆中DNA病毒的灭活效果较好于对红细胞中DNA病毒的灭活作用。

2006 Vol. 1 (1): 21-24 [摘要] ( 3381 ) [HTML ( )] [PDF 666KB] ( 2374 )
25 顾士民; 蒋伟伦
上海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感染/艾滋病患者病毒耐药基因突变及亚型分布

目的 研究上海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艾滋病(AIDS)患者中HIV-1耐药株出现的情况及亚型分布。方法 对33例HIV-1感染/AIDS患者的血浆HIV-1分离株,进行抗HIV-1药物(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的基因型耐药检测和亚型分析。结果 33例的HIV-1均未检出对PI的耐药突变;10例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失败或抑制病毒复制不完全者中,检出的耐药突变为70%,过渡型耐药突变为20%;23例未经抗HIV-1治疗者中,耐药突变为4.3%,过渡型耐药突变为13%。所有过渡型耐药突变均为T215S。15例经血制品传播的HIV- 1均为B亚型;18例经吸毒和性传播的HIV-1中,B和CRF01-AE亚型分别为39%,和33%,此外,还有C、D、G、K和CRF02-AG亚型。结论 上海地区HIV-1感染/AIDS患者中,HAART治疗失败或复制抑制不完全者HIV-1的NRTI和NNRTI耐药突变率高;吸毒和性传播者的HIV-1中,除主要为B和CRF01-AE亚型外,尚有其他少见的亚型。

2006 Vol. 1 (1): 25-27 [摘要] ( 2522 ) [HTML ( )] [PDF 318KB] ( 2152 )
28 孙理云; 范红结; 陆承平
猪链球菌2型的纤连蛋白/血纤维蛋白原结合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

目的 为确定猪链球菌2型(SS2)江苏分离株9801是否具有纤连蛋白/血纤维蛋白原结合蛋白基因(fbps)。方法 根据已发表的SS2 fbps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以SS2江苏分离株的基因组为模板,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ER)方法扩增fbps,克隆于pMD-T18载体。测定阳性质粒插入序列。利用DNAstar软件,比较所测序列与不同来源SS2的fbps和FBPS与链球菌属其他种同源蛋白的同源性。结果 扩增的fbps为1 938 bp,江苏分离株与猪源致病性SS2荷兰分离株的fbps序列有5个碱基不同,与ATCCA3765株有3个碱基不同,同源性均达99.99%以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分别有4个和2个氨基酸不同,同源性均为99%以上。纤连蛋白结合蛋白(FBPS)无前导序列,无锚定序列,与链球菌属其他种的同源Fn结合蛋白的同源性为68.8%~76.0%。结论 FBPS是一种无锚的黏附素。

2006 Vol. 1 (1): 28-31 [摘要] ( 2530 ) [HTML ( )] [PDF 566KB] ( 2023 )
32 孟成艳; 金嘉琳; 阮斐怡; 雷建强; 陈澍; 张文宏
上海地区散发布氏杆菌感染的细菌学及分子鉴定

目的 本研究对我院的1例散发布氏杆菌病患者进行细菌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分析,并在国内首次尝试了用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单元(VNTR)分子指纹分析法对其进行了基因分型并和国际流行株进行了分子流行病学比较分析。方法 对临床疑似布氏杆菌病病例作血液细菌培养与生化鉴定,进一步作布氏杆菌特异性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鉴定以及利用布氏杆菌基因组中的8个位点构建VNTR指纹图谱,参照国际布氏杆菌VNTR数据库,构建布氏杆菌基因系统树。结果 用细菌学方法确定散发疑似布氏杆菌病病例体内分离到的为布氏杆菌,通过基因序列分析进一步得到证实,但不能鉴定到生物种和生物型。对分离株作VNTR指纹分析提示该散发布氏杆菌病为猪2型布氏杆菌感染所致。结论 通过传统细菌培养方法与布氏杆菌VNTR指纹分析可用于我国布氏杆菌病分子流行病学的系统调查。

2006 Vol. 1 (1): 32-34 [摘要] ( 2368 ) [HTML ( )] [PDF 429KB] ( 1890 )
35 黄瑞; 顾国浩; 吴淑燕
痰涂片标本用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的研究

目的 研究抗酸染色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杆菌)阳性痰涂片标本直接用于耐药性检测的方法。方法 对18株临床分离培养的结核杆菌用利福平进行药敏试验。分别提取菌株DNA和与之对应的痰涂片标本的菌体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ropB基因后进行固相杂交和核酸测序检测结核杆菌的耐药性。结果 18株结核杆菌中有12株对利福平耐药。经PCR扩增的ropB片段与探针杂交后,敏感菌株未发现rpoB基因的突变,自耐药菌株提取的DNA中rpoB突变体的检出率为100%(12/12),痰涂片提取DNA的检出率为91.7%(11/12)。所有耐药菌株DNA与痰涂片DNA核酸测序结果相吻合,都有rpoB基因核心区域碱基突变。结论 抗酸染色痰涂片阳性标本可直接用于检测结核杆菌利福平耐药基因rpoB突变体,是一种值得临床实验室推广使用的耐药菌诊断方法。

2006 Vol. 1 (1): 35-38 [摘要] ( 2837 ) [HTML ( )] [PDF 405KB] ( 2218 )
讲座
39 闻玉梅
学科碰撞造就了诺贝尔奖获得者
2006 Vol. 1 (1): 39-39 [摘要] ( 1895 ) [HTML ( )] [PDF 227KB] ( 1764 )
综述
40 周世航; 张卓然
毛细管电泳技术在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2006 Vol. 1 (1): 40-44 [摘要] ( 1910 ) [HTML ( )] [PDF 521KB] ( 1659 )
45 王鑫; 万艳平
人乳头瘤病毒E6蛋白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2006 Vol. 1 (1): 45-48 [摘要] ( 1939 ) [HTML ( )] [PDF 476KB] ( 1967 )
49 赵旭鸿; 陆森泉
创伤弧菌溶细胞素细胞毒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2006 Vol. 1 (1): 49-52 [摘要] ( 1871 ) [HTML ( )] [PDF 521KB] ( 2271 )
53 李筱芳; 刘维达
医学真菌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2006 Vol. 1 (1): 53-56 [摘要] ( 1875 ) [HTML ( )] [PDF 382KB] ( 1642 )
微生物与感染
:::新 闻 公 告:::
· 本刊荣获“第二届上海市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 2018年起本刊开通HTML格式全文阅读模式
· 《微生物与感染》征订启事
        更多>>
:::导 读:::
        更多>>

:::友 情 链 接:::

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复旦大学
万方数据
中国知网
维普资讯
                     

                更多>>

版权所有 © 2008 《微生物与感染》编辑部
地址:上海市医学院路138号 邮编:200032
Tel:021-54237633 Fax:021-64434224    E-mail:jmi@fudan.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