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感染
  首页 |  主编心语 |  期刊介绍 |  编委阵容 |  投稿指南 |  出版道德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在线办公系统 :::
作者在线投稿
作者在线查稿
编委专家审稿
副主编审稿
编辑远程办公
主编远程办公
 
::: 在 线 期 刊 :::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邮箱订阅
 
摘要点击次数排行
论文下载次数排行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欢迎在本刊刊登广告
 
 
微生物与感染
2015年 10卷 2期
刊出日期 2015-04-25

特约专稿
论著
综述
   
特约专稿
67 闻玉梅
病毒持续性感染难治愈的因素及对策
病毒持续性感染引起的病程多为慢性或反复发作,难以治愈,在部分患者甚至可引发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造成社会重大经济负担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持续性感染难以治愈的原因涉及病毒基因组与宿主细胞染色体整合,或以附加体的形式长期存在,以及病毒的酶或蛋白抑制机体的免疫应答等特性。此外,机体天然免疫或获得性免疫低下、免疫网络失调及感染微环境改变等,也是病毒建立并维持持续性感染的原因。本文根据持续性感染难以治愈的原因,从病原学与机体免疫应答两方面研讨一些对策,希望以此为切入点,为治疗持续性感染提供新思路与新策略。
优先发表: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1.1966.R.20150506.1028.001.html
2015 Vol. 10 (2): 67-72 [摘要] ( 441 ) [HTML ( )] [PDF 1334KB] ( 1694 )
论著
73 李鑫,葛菲菲,刘健,鞠厚斌,杨德全,周锦萍,刘佩红
上海地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演化分析

为阐明上海地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的遗传变异、分子特征和重组模式,选取2002和2006~2014年分离自活禽市场、家禽养殖场和生猪屠宰场的14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进行分析。这14株病毒分别来源于鸡、鸭、鸽、野鸡咽喉和泄殖腔样品及猪肺脏样品,用H9亚型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试剂盒检测后,阳性样品经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鸡胚尿囊腔接种并分离病毒,用血凝抑制(HI)实验进一步确定其血凝素(HA)亚型。RT-PCR分别扩增这14株病毒全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分析8个基因片段的遗传发生关系,发现这些分离株主要由F/98亚系、Y280亚系、G1亚系及未知亚系重组而成。根据8个基因片段的组合情况,这14株病毒可分成5个基因型。2002、2006~2008年分离的5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代表了4个不同基因型,2009~2014年分离的9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属第5种基因型,推测可能与疫苗免疫选择压力有关。因此,在以后工作中加强H9N2亚型禽流感分子流行病学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2015 Vol. 10 (2): 73-81 [摘要] ( 465 ) [HTML ( )] [PDF 3871KB] ( 921 )
82 康耀月1,郭红英2,张咏梅1,张继明1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T131N/M133T变异株糖基化和抗原性研究

为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T131N/M133T变异株的糖基化和抗原性,本研究构建了T131N/M133T变异的HBsAg过表达质粒,将质粒转染细胞,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HBsAg表达和糖基化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荧光法检测HBsAg的抗原性。结果显示,T131N/M133T变异使HBsAg产生了新的N-糖基化修饰,该变异质粒转染细胞内HBsAg水平显著低于野生型,上清液中HBsAg水平也有一定程度降低。结果提示,T131N/M133T变异使HBsAg发生了新的N-糖基化修饰,该变异产生的糖基化可能影响HBsAg的胞内稳定性,对HBsAg的抗原性也有一定影响。

2015 Vol. 10 (2): 82-86 [摘要] ( 382 ) [HTML ( )] [PDF 1195KB] ( 877 )
87 贲银银,朱景玙,徐建青,张晓燕
马纳维诺与西夫韦肽体外联合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效果评价

本文旨在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辅助受体拮抗剂马纳维诺(MRV)与膜融合抑制剂西夫韦肽(SFT)在抗HIV感染中的协同作用。利用TZM-bl细胞系检测SFT和MRV单用或联用对3种CCR5噬性(SVPB16、SVPC12和CRF01_AE)HIV假病毒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采用CalcuSyn软件对2种药物的协同性进行预测,联合指数(CI)<1为有协同作用,CI=1为有相加效应,CI>1为有拮抗作用。同时,应用噻唑蓝(MTT)法对MRV和SFT的细胞毒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种药物单用时对SVPB16、SVPC12和CRF01_AE的EC50:SFT为0.91、0.17、0.71 nmol/L,MRV为4.84、0.47、0.45 nmol/L。针对这3种假病毒,联用比单用EC50均有所降低,SFT(0.45、0.09、0.15 nmol/L)降低1~4倍,MRV(1.52、0.12、0.11 nmol/L)降低2~3倍。2种药物联用对3种假病毒抑制率达90%时的CI值分别为0.28、0.59和0.36。等效线法显示两者之间存在良好的协同作用。综上所述,联用MRV与SFT在不产生细胞毒性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协同抗HIV效果。

2015 Vol. 10 (2): 87-91 [摘要] ( 377 ) [HTML ( )] [PDF 1234KB] ( 870 )
92 马英1,吴湜2,黄海辉2,杨洋2,陈连军1
放线菌与诺卡菌所致感染性皮肤肉芽肿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感染性肉芽肿是一类慢性增生性炎症。放线菌和诺卡菌所致感染性肉芽肿实属少见,但两者临床症状、体征相似,易误诊或漏诊。本文报道1例放线菌与1例诺卡菌所致皮肤感染性肉芽肿,通过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细菌培养、生化鉴定及细菌分子生物学检测,最终明确诊断。进一步分析2种感染的病因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并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可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认识放线菌属细菌所致感染性皮肤肉芽肿,以便于及时诊断、及时治疗。这2种感染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特点,需临床医师求同存异,仔细鉴别;还需与其他感染性肉芽肿如皮肤结核、孢子丝菌病或着色芽生菌病等鉴别诊断。

2015 Vol. 10 (2): 92-97 [摘要] ( 429 ) [HTML ( )] [PDF 1528KB] ( 732 )
98 彭拓华1,李柏生2,曾洪辉1, 柯碧霞2, 杨彤1, 柯昌文2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与荚膜肿胀试验对肺炎链球菌血清分型的比较研究

为评估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对肺炎链球菌血清分型的可行性,分别采用多重PCR和荚膜肿胀试验对568株肺炎链球菌进行血清分型,并对分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568株肺炎链球菌中,213株通过荚膜肿胀试验分出16个血清群,主要有血清群19(23.1%,131/568)、6(5.3%,30/568)、23(1.6%,9/568)、14(1.4%,8/568)、9(1.1%,6/568)、15(1.1%,6/568)等,分型率为37.5%(213/568);356株通过多重PCR分出21个血清群,主要有血清群19(27.8%,158/568)、23(8.5%,48/568)、6(7.4%,42/568)、14(4.4%,25/568)、3(4.2%,24/568)、15(3.5%,20/568)等,分型率为62.7%(356/568)。荚膜肿胀试验鉴定出血清群4和18,但多重PCR未能鉴定;多重PCR鉴定出血清群5、12、35、16、17和22,但荚膜肿胀试验未能鉴定。多重PCR与荚膜肿胀试验对19F、19A血清型的鉴定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这2种方法对肺炎链球菌血清分型结果有差别,多重PCR的分型率高于荚膜肿胀试验。对来源复杂的标本进行肺炎链球菌血清分型,2种方法可相互补充,以提高分型率。

2015 Vol. 10 (2): 98-102 [摘要] ( 381 ) [HTML ( )] [PDF 476KB] ( 710 )
103 徐花1,李毅2,逯茵茵1,周佳琦1,韩放1,李诗恒1,孙延波1
噬菌体对黏质沙雷菌感染BALB/c小鼠的保护作用

本文旨在观察噬菌体对黏质沙雷菌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为噬菌体疗法应用于细菌性感染提供依据。以黏质沙雷菌为宿主菌,采用双层琼脂噬斑法从污水中分离和纯化裂解性噬菌体。将最小致死量的黏质沙雷菌经腹腔感染BALB/c小鼠后,立即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噬菌体,观察动物的生存率并确定噬菌体的保护剂量。在动物感染后的不同时间(0、20、40、60和180 min)观察噬菌体疗法对动物存活率的影响。将噬菌体和细菌同时或分别注射动物后,分析噬菌体在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经噬斑法从污水中分离出1株裂解性噬菌体(命名为φSM9-3Y),电镜观察发现该噬菌体属有尾噬菌体目肌尾噬菌体科。动物腹腔感染黏质沙雷菌并立即给予噬菌体后发现,当噬菌体的保护剂量为108 PFU/ml时,动物的存活率为100%。动物感染后40和60 min给予噬菌体(1010 PFU/ml)治疗,动物的存活率为60%。药代动力学表明,将噬菌体和细菌同时注入动物体内,在6 h内噬菌体的滴度维持在1010 PFU/ml。 结果提示,噬菌体对黏质沙雷菌所致动物腹腔内感染的治疗是有效的,提示针对细菌性感染的噬菌体疗法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2015 Vol. 10 (2): 103-107 [摘要] ( 870 ) [HTML ( )] [PDF 1046KB] ( 624 )
综述
108 甄珊珊1,2,王丹1,2,汪萱怡1,2,3
诺如病毒:“完美的人类病原”

诺如病毒是近来在我国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导致病毒性胃肠炎暴发的病原体。本文对该病毒的生物学特征与流行病学进行简短综述,并对正在研发的疫苗作介绍。

2015 Vol. 10 (2): 108-110 [摘要] ( 368 ) [HTML ( )] [PDF 324KB] ( 829 )
111 陶微微1,赵俊2,王明丽2
人巨细胞病毒调控免疫逃逸相关基因的功能及其机制研究

人巨细胞病毒(HCMV)是一个广泛传播的机会致病原,也是不断利用和操控机体免疫系统致慢性持续性病毒感染的典型代表。在病毒与宿主共同漫长进化过程中,HCMV产生了许多逃避宿主免疫系统识别的机制,其基因组编码了大量产物,通过抑制自然杀伤细胞和树突细胞功能,下调被感染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类和Ⅱ类分子表达以减少病毒抗原呈递,损伤IgG介导的体液免疫,调节多种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从而控制宿主天然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核心功能。本文就HCMV的免疫逃避机制进行综述,探讨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发生、发展与结局。

2015 Vol. 10 (2): 111-115 [摘要] ( 406 ) [HTML ( )] [PDF 480KB] ( 806 )
116 王千,李若瑜,刘伟
致病性曲霉的耐药性研究进展

随着抗真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致病性真菌的耐药率越来越高,耐药曲霉对侵袭性曲霉病的诊治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致病性曲霉耐药性的确定主要依靠抗真菌药敏试验和分子诊断。在有关曲霉耐药机制的研究中,报道最多的是曲霉对唑类药物的耐药,其机制主要包括外排泵表达增加、靶酶Cyp51突变和表达水平增高、形成生物膜,以及热休克蛋白90(Hsp90)介导的信号通路参与而导致的耐药。本文就上述领域近年来的主要进展进行综述。

2015 Vol. 10 (2): 116-121 [摘要] ( 436 ) [HTML ( )] [PDF 544KB] ( 749 )
122 杜安通1,2,周兆婧2,3,郭天阳1,2,廖万清2,方伟2,3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隐球菌感染诊治的研究进展

隐球菌是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最常见的致病性真菌之一,主要通过呼吸道入侵机体并播散至全身,尤嗜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感染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极高。实体器官移植术后隐球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术前发热、术后免疫抑制剂和抗生素使用、术后导管留置时间、术后感染及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使用等。其临床症状缺少特异性,早期诊断较困难。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抗隐球菌治疗主要包括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等,具体方案通常视患者免疫状态和器官功能而定。本文综述了实体器官移植术后隐球菌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2015 Vol. 10 (2): 122-126 [摘要] ( 371 ) [HTML ( )] [PDF 563KB] ( 716 )
127 于俊媛,姜北,张骁鹏,黎庶,胡晓梅
细菌Ⅶ型分泌系统的研究进展

细菌分泌系统参与细菌物质转运,是细菌蛋白或DNA胞外分泌的重要途径,与细菌的生长和致病性密切相关。迄今为止,已发现了Ⅰ~Ⅶ型分泌系统。Ⅰ~Ⅵ型分泌系统存在于革兰阴性菌中,其中Ⅳ型也存在于革兰阳性菌中;Ⅶ型则存在于革兰阳性菌中。 Ⅶ型分泌系统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特殊分泌系统,能介导病原微生物毒力蛋白分泌,与宿主相互作用,并参与细菌体内锌铁平衡等,在革兰阳性菌的生长代谢及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细菌Ⅶ型分泌系统的类型、功能及表达调控,以增进对这一新型细菌蛋白分泌机制的认识。

2015 Vol. 10 (2): 127-132 [摘要] ( 822 ) [HTML ( )] [PDF 877KB] ( 1062 )
微生物与感染
:::新 闻 公 告:::
· 本刊荣获“第二届上海市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 2018年起本刊开通HTML格式全文阅读模式
· 《微生物与感染》征订启事
        更多>>
:::导 读:::
        更多>>

:::友 情 链 接:::

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复旦大学
万方数据
中国知网
维普资讯
                     

                更多>>

版权所有 © 2008 《微生物与感染》编辑部
地址:上海市医学院路138号 邮编:200032
Tel:021-54237633 Fax:021-64434224    E-mail:jmi@fudan.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