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感染
  首页 |  主编心语 |  期刊介绍 |  编委阵容 |  投稿指南 |  出版道德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在线办公系统 :::
作者在线投稿
作者在线查稿
编委专家审稿
副主编审稿
编辑远程办公
主编远程办公
 
::: 在 线 期 刊 :::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邮箱订阅
 
摘要点击次数排行
论文下载次数排行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欢迎在本刊刊登广告
 
 
微生物与感染
2015年 10卷 1期
刊出日期 2015-02-25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新年寄语
特约专稿
论著
病例分析
综述
   
新年寄语
1 瞿涤, 张文宏, 翁心华, 闻玉梅
关注持续性感染,提高生活质量

世界经历了不平静的2014年,全球面临严重突发传染病的挑战:西非埃博拉疫情暴发并跨海蔓延至美国及西班牙,被列为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中国、美国、法国、加拿大、德国、南非、古巴等国家在给予经济物资支援的同时,派出了大量感染病学临床医护人员和微生物学家,在西非为控制埃博拉疫情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目前,仍有不少感染病学临床医护人员、微生物学家和流行病学专家在暴发地协助控制疫情。此外,2014年我国南方广东多地暴发登革热,引起了广泛关注。面对新现和再现传染病的空前挑战,急需临床感染病学、基础微生物学及疾病预防与控制等多学科合作攻关,而《微生物与感染》杂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内期刊指导目录中的A类(权威)期刊﹞为多学科的合作提供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

2015 Vol. 10 (1): 1-1 [摘要] ( 347 ) [HTML ( )] [PDF 144KB] ( 627 )
特约专稿
2 钟江
埃博拉病毒的生态学

埃博拉病毒疫情正在西非一些国家蔓延,成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埃博拉病毒流行,在当地造成极大损失,也对世界各国的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文介绍了埃博拉病毒暴发流行的历史和特点、在自然界的贮存宿主、传播特征等方面研究的进展,以及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优先发表: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1.1966.R.20150123.1522.001.html

 

2015 Vol. 10 (1): 2-7 [摘要] ( 631 ) [HTML ( )] [PDF 1199KB] ( 921 )
8 李振军,侯雪新,徐帅
西非防控埃博拉病毒病暴发和流行的分析

埃博拉出血热自1976年首次暴发以来,其高致死率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2014年的埃博拉病毒病疫情已造成6 800多人死亡。其暴发流行既有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因素,也与西非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现状及应对措施密切相关。因此,综合分析造成流行的因素,有利于尽快控制疫情的迅速蔓延。目前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国际社会给予了积极帮助,国际社会与西非本国防控力量的有效结合将在更短的时间内控制疫情,并为我国做好埃博拉病毒病疫情的相关防控提供新的思考。

 

优先发表: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1.1966.R.20150123.1524.002.html

 

 

2015 Vol. 10 (1): 8-12 [摘要] ( 412 ) [HTML ( )] [PDF 670KB] ( 832 )
论著
13 高婷婷,秦照玲,王岩,陶清源,任浩,赵平,戚中田
PTEN通过下调自噬活性抑制登革病毒2型感染

为探讨PTEN、细胞自噬与登革病毒2(DENV­2)感染之间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本研究将DENV­2以不同感染复数(MOI)和不同持续时间感染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TEN表达及指示细胞自噬的LC3型别转换情况;进一步构建pLenti­PTENpLenti­shPTEN表达质粒,包装成慢病毒,感染HUVEC以建立稳定表达细胞系,并检测PTEN过表达及敲低对自噬标记尤其是LC3/LC3比值、DENV­2 capsid蛋白和mRNA水平及子代病毒颗粒感染性的影响。结果显示,PTEN下调可抑制细胞自噬水平,继而降低DENV­2 capsid蛋白表达和子代病毒颗粒释放,提示DENV­2感染HUVEC发生的PTEN蛋白表达下调很可能是宿主细胞本身的一种针对DENV­2感染的保护性反应。

 

优先发表: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1.1966.R.20150123.1525.003.html

 

 

 

2015 Vol. 10 (1): 13-18 [摘要] ( 469 ) [HTML ( )] [PDF 1347KB] ( 937 )
19 宋娜,李光华,黄琪,孔聪,王洪海,徐颖
针对潜伏结核感染的A39 DNA疫苗构建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选取结核分枝杆菌潜伏相关抗原Rv2029c、结核分枝杆菌优秀抗原Ag85ARv3425,构建针对潜伏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DNA疫苗pVAX1/Ag85A­Rv3425­Rv2029c (A39),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研究。首先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Ag85A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VAX1/Ag85A (A)PCR扩增Ag85A­Rv3425连接片段,插入pVAX1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VAX1/Ag85A­Rv3425 (A3)PCR扩增Rv2029c基因,插入A3,构建重组质粒pVAX1/Ag85A­Rv3425­Rv2029c (A39)。将构建成功的重组质粒转入HEK293T细胞,蛋白免疫印迹法验证质粒在真核细胞中得到表达。在大肠埃希菌BL21中成功表达和纯化去除信号肽的Ag85ARv3425Rv2029c蛋白。用质粒免疫C57BL/6小鼠,共分为5组:PBSpVAX1AA3A39组,采用电脉冲导入免疫,每2周免疫1次,共3次,用酶联免疫斑点检测(ELISPO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结果显示,A39免疫小鼠后,能引发强烈的细胞免疫反应﹝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2(IL­2)高水平分泌﹞,外周血CD4/CD8 T细胞比值增加,CD8穿孔素 T细胞比例增加。结果表明,构建的A39 DNA疫苗能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显示出良好的抗结核潜力,可作为结核分枝杆菌新型候选疫苗。

2015 Vol. 10 (1): 19-27 [摘要] ( 907 ) [HTML ( )] [PDF 2005KB] ( 1267 )
28 阮巧玲1,邵凌云1,吴晶1,张舒1,虞胜镭1,王森1,高岩1,王菲1,张西雁2,刘袁媛1,饶英2,沈瑶杰1,张颖1,张文宏1
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筛查预测活动性结核病的比较

为评估γ干扰素释放试验(T­SPOT.TB)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在我国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的家庭接触者中预测活动性结核病的能力,选取157例家庭接触者行T­SPOT.TBTST筛查,并前瞻性随访6年。将121例参与随访的家庭接触者纳入分析,T­SPOT.TB阳性率为49.6%,与年龄﹝OR1.03  (95% CI 1.001.05)P0.032﹞和接触菌阳患者﹝OR2.13 (95% CI1.014.51)P0.048﹞呈正相关。TST≥5 mmTST≥10 mm的接触者分别占57.5%37.2%,其中TST≥10 mm与接触菌阳患者呈正相关﹝OR2.30  (95% CI1.055.06)P0.038﹞。共随访626人年,7例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发病率为11.0/1 000人年。T­SPOT.TB的阳性预测值(PPV)8.3%,阴性预测值(NPV)96.7%TST≥5 mmTST≥10 mmPPV分别为7.7%9.5%NPV均为95.8%。总之,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的家庭接触者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高于一般人群,而T­SPOT.TBTST对活动性结核病的预测能力相当。

2015 Vol. 10 (1): 28-33 [摘要] ( 852 ) [HTML ( )] [PDF 519KB] ( 914 )
34 孟成艳1,方筠1,王健1,沈遥杰2,叶魏1,章琪1,陆晔1,张晓航1,周娴1
上海口岸输入性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中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型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本研究旨在了解上海口岸输入性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中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型特征及其对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从而正确评估输入性结核病给上海地区带来的公共卫生危害,同时为地区传染性结核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针对20091月~20135月上海口岸入境体检人员中胸部影像学诊断疑似活动性肺结核病的人群,采集其连续3 d的晨痰分离培养结核分枝杆菌,用MGIT960培养法分析其对抗结核药物(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的耐药情况,用目标缺失多重聚合酶链反应(DTM­PCR)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型分子分型,同时采集其人口学资料。期间共监测到入境外籍疑似活动性肺结核病者193例,其中50例痰液中分离培养到结核分枝杆菌,菌培阳率为25.9%,与我国结核病普查工作中活动性肺结核病菌培阳率(25.9%)相同。分离培养并成功传代、分型的40株结核分枝杆菌中,北京型占57.5%(23/40),显著低于同期上海口岸出境人群中的90.2% (37/41)。输入性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型主要来自东南亚地区(71.4%5/7)和西太平洋地区(57.1%16/28)。一线5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输入性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型的总耐药率为30.4%(7/23),接近上海口岸出境人群的34.1%。输入性耐多药菌株占2.4%(1/42),分子分型结果显示为非北京型。输入性传染性肺结核病对吡嗪酰胺的耐药率为16.7%,显著高于上海口岸出境人群的2.4%。结果提示,上海口岸输入性肺结核病患者中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型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同期出境人群,未发现与性别和年龄相关,未发现输入性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型对抗结核药物耐药性的显著变化。输入性耐药性结核病带来的公共卫生危害不容忽视,在直接督导下的短程化疗(DOTS)方案中需考虑其高吡嗪酰胺耐药特征。在口岸公共卫生安全风险评估中,需重视输入性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型与本地流行株的差异。

2015 Vol. 10 (1): 34-39 [摘要] ( 550 ) [HTML ( )] [PDF 1062KB] ( 849 )
40 杨晓梅
我国微生物学科在国际学术中的地位及前景研究——基于“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的分析

本研究基于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收录的微生物学领域20032013年度资料,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获得该学科有显著意义和高被引的国家(地区)、机构及期刊分布,并分析该学科的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结果显示,我国在微生物领域的科研产出量已逐步提升到较高水平,但论文的国际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015 Vol. 10 (1): 40-45 [摘要] ( 471 ) [HTML ( )] [PDF 1126KB] ( 950 )
病例分析
46 周利君1,卢水华1,李锋1,冯艳玲2
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儿童马内菲青霉病合并淋巴结结核1例

本文报道1例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儿童马内菲青霉病合并淋巴结结核。患儿211个月,男性,因发现耳后淋巴结肿大2年余,加重伴反复发热5个月入院,经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抗结核治疗后体温暂时消退,后反复发热。考虑真菌感染,予伏立康唑治疗,病情明显好转,骨髓穿刺培养找到马内菲青霉。患儿随访行淋巴结穿刺确诊淋巴结结核。结合该病例,本文就马内菲青霉病及其合并结核病的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治疗水平。

2015 Vol. 10 (1): 46-50 [摘要] ( 791 ) [HTML ( )] [PDF 1167KB] ( 799 )
51 CHU He-Ling1, YANG Fei-Fei2, HUANG Yu-Xian2,3, JIN Jia-Lin2, ZHANG Wen-Hong2
A case report of brucellosis with fever and abdominal pain at onset

Brucellosis is a zoonosis caused by Brucella, with an acute or chronic clinical infecti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brucellosis is various or atypical, which is easily misdiagnosed and miss-diagnosed. The case we have reported had an onset of fever and abdominal pain, associated with arthralgia, headache and rashes during the course, and was initially misdiagnosed as “acute cholangitis, associated with biliary pancreatitis”. According to epidemiology survey, radiological evidence, as well as blood culture and agglutination test showing Brucella positive, the diagnosis of brucellosis associated with splenic infarction and multiple organ involvement including lungs, skin and brain was made. After regular anti-brucellosis treatment, the patient’s symptom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rucellosis associated with splenic infarction is rare, which is possibly due to vasculitis resulting from Brucella infection.

2015 Vol. 10 (1): 51-53 [摘要] ( 811 ) [HTML ( )] [PDF 279KB] ( 919 )
综述
54 徐鹏,甘明宇,高谦
二代测序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全球第二大传染病。二代测序技术为从基因组水平研究结核分枝杆菌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法。本文从结核病流行病学、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和进化及相关生物信息学等方面,介绍二代测序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2015 Vol. 10 (1): 54-60 [摘要] ( 961 ) [HTML ( )] [PDF 674KB] ( 1097 )
61 于辛1,陈丽香1,周晓辉1,2
程序性细胞坏死及其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曾被认为是唯一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而坏死是不受信号调控的。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某些类型的细胞坏死也可受到信号分子的调控,称为程序性细胞坏死,并发现其在免疫功能调控、炎症、感染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程序性细胞坏死的形态特征和信号转导通路及其与免疫系统功能、炎症反应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15 Vol. 10 (1): 61-66 [摘要] ( 821 ) [HTML ( )] [PDF 1109KB] ( 1000 )
微生物与感染
:::新 闻 公 告:::
· 本刊荣获“第二届上海市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 2018年起本刊开通HTML格式全文阅读模式
· 《微生物与感染》征订启事
        更多>>
:::导 读:::
        更多>>

:::友 情 链 接:::

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复旦大学
万方数据
中国知网
维普资讯
                     

                更多>>

版权所有 © 2008 《微生物与感染》编辑部
地址:上海市医学院路138号 邮编:200032
Tel:021-54237633 Fax:021-64434224    E-mail:jmi@fudan.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