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感染
  首页 |  主编心语 |  期刊介绍 |  编委阵容 |  投稿指南 |  出版道德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在线办公系统 :::
作者在线投稿
作者在线查稿
编委专家审稿
副主编审稿
编辑远程办公
主编远程办公
 
::: 在 线 期 刊 :::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邮箱订阅
 
摘要点击次数排行
论文下载次数排行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欢迎在本刊刊登广告
 
 
微生物与感染
2017年 12卷 6期
刊出日期 2017-12-25

导读
特约专稿
论著
综述
   
导读
327 瞿涤
导读与评议(2017年第6期)

精准医疗概念的提出开启了一个医学新时代,其实质包括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张文宏课题组围绕结核病治疗中的精准医疗进行了阐述,涉及结核病的精准诊断,包括结核病的临床诊断及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分子检测及耐药检测技术等)、特殊人群的药理学参数与药物代谢相关的分子标记、针对病原体生命周期分子靶点的直接作用药物研发、通过正向调控或负向调控药物的使用实现宿主导向抗结核精准治疗。本期刊登了3篇关于结核病耐药的综述。鉴于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补偿性进化是其传播与流行的基础,高谦课题组从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分子机制、耐药突变的适应性代价与补偿性进化,以及补偿性进化如何影响耐药结核病传播等方面进行了综述。袁莉课题组就近年来结核分枝杆菌“毒素-抗毒素系统”(TAS)与生物膜的研究及抗结核药物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进行综述......

 

2017 Vol. 12 (6): 327-327 [摘要] ( 132 ) [HTML ( )] [PDF 141KB] ( 465 )
特约专稿
328 王旭阳,刘其会,张文宏
精准医疗与结核病

精准医疗概念的提出开启了一个医学新时代,且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科技竞争。精准医疗的实质包括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其具体内容,结合各国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对中国而言,慢性传染病特别是结核病造成了严重疾病负担,应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实际上该领域中各种形式的精准医疗已然展开。精准医疗作为一种新的理念,贯穿于结核病的研究和治疗中,势必对人类结束结核病的肆虐和消除结核病作出重大贡献。

2017 Vol. 12 (6): 328-332 [摘要] ( 337 ) [HTML ( )] [PDF 537KB] ( 806 )
论著
333 金嘉琳,胡越凯,徐斌,朱利平,翁心华,陈澍
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马尔尼菲青霉病9例临床特征分析及文献复习

为探讨和总结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发生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特点,回顾性研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2007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9例及同期发表文献中的马尔尼菲青霉病病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9例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HIV检测均为阴性,5例CD4 T细胞计数正常。非HIV感染马尔尼菲青霉病的起病较缓,临床表现与经典马尔尼菲青霉病类似,真菌血症较少见,病理特点以肉芽肿改变及化脓性炎症为主,诊断方法仍以培养为主(8/9),1例通过病理及二代测序技术诊断。目前,非HIV感染马尔尼菲青霉病发病率有升高趋势,部分发生于免疫正常人群,需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2017 Vol. 12 (6): 333-339 [摘要] ( 215 ) [HTML ( )] [PDF 740KB] ( 551 )
340 赵付菊1,胡玢婕1,王小飞2,孙启娟1,项平3,张艳梅1,瞿涤2,赵虎1
上海市某三甲医院幽门螺杆菌耐药性和毒力与其生物膜形成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为探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以下简称本院)分离培养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的耐药性、毒力和感染特征与其生物膜形成能力的相关性,收集2014年12月—2015年6月于本院消化内镜中心的胃活检组织标本及相应临床病例资料,分离培养获得幽门螺杆菌,分析菌株的耐药性、毒力基因型、临床病例特征。结果显示,从胃活检组织样本中共分离培养28株幽门螺杆菌,对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EV)、甲硝唑(metronidazole,MTZ)和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CLA)的耐药率分别为32%、75%和11%,未发现阿莫西林(amoxicillin,AMX)耐药。单一药物耐药17株(17/28,61%),双重耐药10株(10/28,36%)。毒力基因cagAoipAvacAs1检出率为100%,未检出vacAs2。基因型vacAs1m1占39%(11/28),vacAs1m2占61%(17/28);iceA1占54%(15/28),iceA2占21%(6/28),iceA1A2占25%(7/28);dupA占36%(10/28)。28株菌株均能形成生物膜,但能力不尽相同。单因素及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显示,45~59岁、iceA1dupA基因型和甲硝唑敏感菌株形成生物膜的能力较强。结果提示,本院分离的幽门螺杆菌对甲硝唑耐药率最高,双重耐药不容忽视。菌株主要毒力基因型为cagAoipAvacAs1m2。幽门螺杆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与患者年龄有关,45~59岁组较强;携带毒力基因iceA1的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强;dupA基因型及甲硝唑耐药与菌株生物膜形成呈负相关。

2017 Vol. 12 (6): 340-347 [摘要] ( 201 ) [HTML ( )] [PDF 761KB] ( 872 )
348 张黎,温智恒,田亚宾,黄维金,王佑春
CD63在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机制

本研究旨在寻找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衣壳蛋白ORF2的相互作用蛋白,探讨其在HEV感染中的作用。采用酵母双杂交方法从人肝细胞文库中筛选与HEV ORF2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显示CD63与HEV ORF2相互作用。Pull-down实验提示原核表达的ORF2与CD63结合较弱,而免疫共沉淀实验提示真核表达的ORF2能与CD63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HEV易感细胞PLC/PRF/5细胞膜表面的CD63表达水平普遍低于HEV非易感细胞。过表达CD63抑制PLC/PRF/5细胞的HEV感染,而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干扰CD63表达则促进HEV感染。结果提示,CD63能与HEV ORF2相互作用,可能抑制HEV感染肝细胞。

2017 Vol. 12 (6): 348-354 [摘要] ( 351 ) [HTML ( )] [PDF 1813KB] ( 580 )
355 李雪萍,潘婷婷,钱利生,袁正宏,瞿涤
实验准备及技术人员在提高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实验课是现代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在考虑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时,我们往往忽略了实验课教学准备工作及实验技术人员在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中的重要性。本文结合复旦大学2000年前、2000—2010年及现阶段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情况,分析并讨论实验课教学准备工作必须考虑的问题及所需实验条件,提出实验技术人员素质及实验课教学准备在保证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中的重要性,为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2017 Vol. 12 (6): 355-361 [摘要] ( 190 ) [HTML ( )] [PDF 776KB] ( 460 )
综述
362 皮锐,柳清云,高谦
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适应性代价与补偿性进化

结核病耐药率的攀升是目前全球结核病防控面临的重大挑战。结核分枝杆菌主要通过其基因组中耐药相关基因发生点突变而获得耐药性。由于耐药相关基因通常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其突变往往会导致结核分枝杆菌自身适应性下降,即产生“适应性代价”。然而,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进一步积累其他特定突变来回复其适应性,这种能使其适应性上升的突变称为“补偿性突变”。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补偿性进化被认为是耐药结核病广泛传播与流行的生物学基础。近年来,在结核病分子流行病学和基础研究领域,针对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补偿性进化开展了大量研究。本文从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分子机制、耐药突变的适应性代价与补偿性进化,以及补偿性进化如何影响耐药结核病传播等方面,综述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补偿性进化的研究进展。

2017 Vol. 12 (6): 362-368 [摘要] ( 359 ) [HTML ( )] [PDF 598KB] ( 773 )
369 陈思元1,张文宏2,王菲菲1
儿茶素类化合物的抗结核活性研究进展

近年来,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的出现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与结核分枝杆菌合并感染日益增多,使结核病的防治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人们急需开发新型抗结核药物及天然低毒的辅助治疗药物。绿茶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多种疾病有一定的辅助疗效。多项研究显示,儿茶素类化合物也具有抗结核活性,其机制包括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活性、影响分枝菌酸及细胞壁的合成、下调富含色氨酸天冬氨酸的膜蛋白(tryptophan-aspartate containing coat protein,TACO)基因表达以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胞内寄生,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下调结核分枝杆菌85B蛋白和宿主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表达,从而改善炎症水平。有研究显示,喝绿茶可降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风险,儿茶素类化合物可辅助治疗结核病并与抗结核药物有协同治疗作用,但目前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进一步探讨。

2017 Vol. 12 (6): 369-374 [摘要] ( 193 ) [HTML ( )] [PDF 1133KB] ( 893 )
375 赵继利1*,刘微1*,王铁鹏2,袁俐1
结核分枝杆菌毒素-抗毒素系统与生物膜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其处于持续生存的休眠状态时,可导致长期无症状感染,称为结核潜伏感染。研究显示,结核分枝杆菌染色体中存在大量 “毒素-抗毒素系统”(toxin-antitoxin system,TAS),某些TAS在潜伏感染中发挥作用,可调节细菌生长和诱导细菌进入休眠状态;某些TAS参与生物膜形成和应激反应,但其影响生物膜形成的机制尚未阐明。生物膜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对多种抗结核药物耐药,且能抵抗宿主免疫系统防御;休眠状态的结核分枝杆菌对抗结核药物通常也是耐受的,给结核病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就近年来结核分枝杆菌TAS与生物膜的研究及抗结核药物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进行综述。

2017 Vol. 12 (6): 375-380 [摘要] ( 208 ) [HTML ( )] [PDF 559KB] ( 483 )
381 唐娜,郭大文
热带假丝酵母唑类耐药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临床上热带假丝酵母(又称热带念珠菌)的分离率越来越高,唑类抗真菌药物因较低的细胞毒性且大多可口服给药,是治疗热带念珠菌感染的常用药物。我国耐唑类药物热带念珠菌的分离率较高,因此有必要了解其具体机制,为寻求新的药物作用靶点提供依据。目前认为,与热带念珠菌唑类耐药有关的主要机制有靶基因ERG11过度表达和突变、编码转录因子的upc2基因过度表达和突变、外排泵基因过度表达及其他相关基因过度表达等。本文就目前热带念珠菌唑类耐药机制的基因水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17 Vol. 12 (6): 381-384 [摘要] ( 163 ) [HTML ( )] [PDF 393KB] ( 638 )
385 杨涵,刘庆中
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白细胞素ED的研究进展

杀白细胞素ED(leukocidin ED,LukED)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双组分成孔杀白细胞素之一,由共转录于一条mRNA的lukElukD两个基因编码。LukED可与趋化因子受体CCR5结合以杀伤巨噬细胞、T细胞和树突细胞,或与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自然杀伤(natural kiler,NK)细胞上的表面受体CXCR1/2结合以促进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及系统性感染宿主的死亡。此外,LukED还可结合Duffy 抗原趋化因子受体,使裂解红细胞释放血红蛋白,促进细菌的铁吸收和生长繁殖。LukED的表达受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附属基因调节子——毒素抑制子(Agr-Rot)通路和转录调节子RpiRc、SpoVG的调控。lukED基因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广泛流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血流感染、脓疱病及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密切相关。这些进展对了解LukED的表达调控机制、临床意义及其在细菌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开发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抗毒素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2017 Vol. 12 (6): 385-390 [摘要] ( 230 ) [HTML ( )] [PDF 547KB] ( 1184 )
微生物与感染
:::新 闻 公 告:::
· 本刊荣获“第二届上海市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 2018年起本刊开通HTML格式全文阅读模式
· 《微生物与感染》征订启事
        更多>>
:::导 读:::
        更多>>

:::友 情 链 接:::

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复旦大学
万方数据
中国知网
维普资讯
                     

                更多>>

版权所有 © 2008 《微生物与感染》编辑部
地址:上海市医学院路138号 邮编:200032
Tel:021-54237633 Fax:021-64434224    E-mail:jmi@fudan.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