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个人防护
缪晓辉
上海长征医院,上海 200003
Individual protection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Miao Xiaohui
Shanghai Changzheng Hospital, Shanghai 200003, China
摘要: 作为一种新发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可以预防的。针对该病毒感染的个人防护应当建立在对该传染病的正确认识上。理解病毒感染人体的必备条件和采纳科学的防范建议是个体在应对传染病时的正确态度和行为。
关键词 :
新型冠状病毒 ,
个人防护 ,
传染
Abstract :The individual protection for COVID-19 should be established on the correct reading of its contagion.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h of infection and taking right scientific advice for prevention are two of the resources when an individual face the contagion.
Key words :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dividual protection
Infection
通讯作者:
缪晓辉
[1]
柏银兰 路延之 宁唤唤 徐志凯. 卡介苗诱导的训练免疫及其抗病毒感染的作用 [J]. 微生物与感染, 2022, 17(4): 259-267.
[2]
郑方1,孙丹凤1,张雨2,沈银忠1,3. 2012—2019年上海市某三甲医院境外输入性传染病病例特征分析 [J]. 微生物与感染, 2020, 15(6): 393-397.
[3]
杨德全1,鞠厚斌1,管踦一2,葛菲菲1,李鑫1,沈海潇1,赵洪进1,王建1,周锦萍1. 上海地区3株猫冠状病毒ORF 3、OR F7和S 2基因的序列测定及进化分析 [J]. 微生物与感染, 2020, 15(6): 370-376.
[4]
沈燕1,高晓东1,胡必杰1,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内镜诊疗相关感染防控建议 [J]. 微生物与感染, 2020, 15(6): 408-412.
[5]
夏爱鸿,李昕,全娟娟,姚志鸿,徐正中,孟闯,陈祥,焦新安. 人类传染病亦危害动物健康 [J]. 微生物与感染, 2020, 15(5): 302-308.
[6]
蔡霞1,韩文东1,孙志平1,钱韵1,陈力2,谢幼华2,瞿涤1,2. 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看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的应急能力及内涵建设 [J]. 微生物与感染, 2020, 15(4): 233-240.
[7]
崔晓娴,李云逸,杨玉颖,张曦,李崇山. 纳米孔测序技术在病毒性传染病检测及研究中的应用 [J]. 微生物与感染, 2020, 15(3): 179-185.
[8]
王雅萍1,张敏2,李敏3,张震4,潘婷婷5,赵超5,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务工作者的自我心理防护 [J]. 微生物与感染, 2020, 15(1): 65-70.
[9]
刘伟,李若瑜.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继发真菌感染的思考 [J]. 微生物与感染, 2020, 15(1): 58-61.
[10]
徐建国. 新型冠状病毒的动物源性和传染源控制 [J]. 微生物与感染, 2020, 15(1): 12-15.
[11]
刘彬,秦照玲,戚中田. 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结构与蛋白功能 [J]. 微生物与感染, 2020, 15(1): 52-57.
[12]
刘甜甜,王勇翔,王阳,袁雯婕. 传染病流行中的超级传播者 [J]. 微生物与感染, 2020, 15(1): 62-64.
[13]
张荣1,易志刚1,王玉燕1,滕峥2,徐巍1,宋武慧1,蔡霞1,孙志平1,谷陈建1,周艳秋2,陈洪友2,叶荣1,韩文东1,朱云凯1,冯飞1,房方皓2,李崇山2,张. 新型冠状病毒上海株(nCoV-SH01)的分离和鉴定 [J]. 微生物与感染, 2020, 15(1): 16-21.
[14]
宋武慧1,潘滨2,阚海东2,徐燕意2,易志刚1. 安全、便捷技术再生一次性医用口罩的实验研究 [J]. 微生物与感染, 2020, 15(1): 31-35.
[15]
饶琳1,2,3,韩文东3,4,李红1,2,陈力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医护人员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与使用 [J]. 微生物与感染, 2020, 15(1): 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