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欢迎访问《微生物与感染》官方网站,今天是
ISSN 1673-6184 CN 31-1966/R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主编心语
期刊介绍
编委阵容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出版道德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作者登录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2024年, 第19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4-12-25
全选
|
论著
Select
蜱传脑炎病毒全长感染性cDNA克隆的构建
王漫兮1, 刘娜1, 董妮华1, 王永康2, 曹恒1, 龙钢1, 2
2024, 19(6): 321-3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6184.2024.0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构建了蜱传脑炎病毒(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TBEV)的全长感染性克隆,为深入理解TBEV的复制和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工具。首先,预测TBEV全长序列中的原核启动子,并针对这些启动子进行同义突变以消除其活性,从而降低cDNA的细菌毒性。随后基于对序列复杂性和克隆效率的考虑,将TBEV cDNA序列分为两段进行合成,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其克隆至pFK载体上。通过体外转录获得病毒RNA,并将RNA转染到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使用TBEV病毒E蛋白的特异性引物成功检测到病毒RNA的复制;同时,通过Western blot,利用针对TBEV NS1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成功检测到病毒蛋白的表达;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50% tissue culture infectious dose,TCID50)检测显示,病毒滴度在48 h后显著上升,证实了病毒被成功拯救。最后,通过空斑实验,在BHK-21细胞中观察96 h后,验证了二代病毒的感染性,结果显示随着病毒液稀释度的减小,空斑数量显著增加,且病毒RNA的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随时间增加,表明二代病毒液具有感染性和在细胞内复制的能力。这些结果为TBEV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以及感染性克隆构建的通用策略。
Select
活动性结核患者免疫细胞亚群及T细胞免疫特征分析
黎栩荣1, 刘艳2, 张楚彬1, 王杰2, 张炜1, 刘倩倩1, 周哲1, 许毓贞1, 邵凌云1, 赵新国3, 杨清銮1, 浦永兰2
2024, 19(6): 332-3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6184.2024.0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调查活动性结核患者免疫细胞亚群及T细胞免疫分子的表达水平,了解活动性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特征。通过纳入2020年12月—2021年5月活动性结核患者(active tuberculosis,ATB)21例以及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 HC)10例,采集受试者的外周血,进行全血细胞表面和细胞内流式染色,以评估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比例及功能状态。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计数资料,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连续变量。结果显示,ATB患者CD4
+
T细胞中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 Tfh)显著低于HC组,CD8
+
T细胞中初始T细胞、耗竭前体T细胞显著减少(
P
<0.05),而终末耗竭T细胞显著高于HC组(
P
<0.05)。ATB组CD4
+
T细胞表面CD62L表达显著降低(
P
=0.01),CD8
+
T细胞表面TIM-3、CD127及胞内T-bet、TCF1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HC组(
P
<0.05),而KLRG1、PD1、TIGIT 以及CD69 显著高于HC组(
P
<0.05)。本实验证实,活动性结核感染患者T细胞表现出独特的免疫表型,其促炎能力下降而抗炎能力增强,同时CD8
+
T细胞向耗竭表型分化加剧。
Select
中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张美云1, 刘瑞杰2, 张绍兴2, 孙桂芹2
2024, 19(6): 343-3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6184.2024.0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收集2019年1月—2023年6月新昌县中医院血培养样本,统计分析血培养阳性样本的病原菌种类及其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旨在为临床血流感染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本研究共收集1 692例血培养阳性标本,主要来自重症监护室。检出病原菌包括需氧菌1 637株(96.74%)、厌氧菌19株(1.12%)、真菌36株(2.13%);其中,革兰氏阴性菌(36.63%)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革兰氏阳性菌(63.12%)主要为人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曲南的耐药率高于70%,对头孢类药物的敏感率为70%以上;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人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70%以上,对利奈唑胺、替加环素等抗菌药物较为敏感(敏感率高于90%)。本研究结果表明,血培养阳性样本主要来自免疫力低下患者病区,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人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这些病原菌对部分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高,但随着抗生素在治疗中的应用,耐药性可能发生变迁。因此,临床应加强血流感染病原菌检测以及药物敏感性检测,为血流感染的诊断以及治疗提供依据。
Select
规模化场景下3种快速消毒剂对常见病原菌消毒效果的评价
孔雨1, 史逸冰1, 蔡霞2
2024, 19(6): 351-3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6184.2024.0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探讨常见消毒剂对环境中平滑及多孔表面上常见病原菌的消毒杀菌效果,为在环境中阻断病原菌传播路径,制定切实有效的消毒技术路径提供依据。本试验采用悬液定量杀菌实验法,检测75%乙醇、1%过氧化氢和500 mg/L含氯消毒剂在平滑及多孔表面等不同场景中对实验室环境常见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效果。在光滑场景中,1%过氧化氢消毒剂的消毒效果明显优于75%乙醇及含氯消毒剂,作用时间1~5 min时,其杀灭对数值均大于5,达到消毒合格要求。而在多孔表面上,含氯消毒剂的作用时间为1~5 min时,其针对不同病原菌均表现出较高的杀灭对数值(≥4)。现场实验也发现,含氯消毒剂的消毒效果优于1%过氧化氢及75%乙醇。含氯消毒剂的消毒效果较好,且起效较快,适用于在多种场景下对不同表面结构进行快速消毒,但其对环境不够友好。故在选择快速消毒剂时,须根据其对环境的有害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判。
病例分析
Select
纹带棒状杆菌引发老年患者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闵彦1, 徐杰2, 刘沫言2, 李继霞1
2024, 19(6): 361-3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6184.2024.0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1例纹带棒状杆菌(
Corynebacterium striatum
)引发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病例进行报道。患者男性,93岁,入院前2个月诊断为“吸入性肺炎”,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及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但患者肺部感染难以控制,改用美洛培南进行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后经验性加用氟康唑抗真菌治疗,肺部感染仍迁延不愈,症状加重。痰培养报告提示,纹带棒状杆菌(++++),利奈唑胺对其的抑菌圈直径大。考虑上述治疗方案欠佳,停用氟康唑,调整为美洛培南联合利奈唑胺抗感染。此次调整抗菌药物10天后,患者咳嗽、咳痰症状逐步好转。后将美洛培南降阶为左氧氟沙星联合利奈唑胺抗感染,降阶治疗2天后,患者肺部感染好转,遂停用抗菌药物,肺部感染治疗成功。
Select
惠普尔养障体感染致婴幼儿重症肺炎2例报道
邱梅冰, 蓝秋慧, 聂意军, 杨彤
2024, 19(6): 367-3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6184.2024.0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分析了惠普尔养障体感染所致儿童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儿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回顾性分析柳州市人民医院2020—2021 年收治的2例重症惠普尔养障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患儿1为女性,3岁5个月;患儿2为男性,5月龄。患儿临床表现均以发热、咳嗽、气促为主,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均升高,计算机体层扫描均提示肺部有不同程度斑片影、支气管充气征。采用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对患儿的肺泡灌洗液进行检测,病例1的样本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惠普尔养障体,病例2的样本中检出惠普尔养障体及鲍曼不动杆菌。2例病例均予以呼吸机辅助通气,给予美洛培南联合复方磺胺甲恶唑抗感染治疗,最后均好转出院。结果表明,惠普尔养障体感染可致婴幼儿发生重症肺炎,临床以发热、咳嗽、气促为主要表现,可合并其他病原菌感染,应尽早采用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检测病原体,以明确诊断并及时给予针对性抗感染治疗。
Select
一例结核性脑膜炎病例报道
黄颖凤, 周显元, 张弛, 陈平平, 贾阿韶, 邓莉
2024, 19(6): 373-3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6184.2024.0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是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其与高死亡率和发病率相关,但难以诊断和治疗,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临床上常因TBM症状不典型、缺乏早期快速敏感而特异的诊断检测技术、合并其他病原菌感染而误诊、耐多药结核病、抗结核药物受血脑屏障限制等因素而导致疾病的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本文总结一例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筛查而确诊的结核性脑膜炎病例,患者因昏迷就医后送检脑脊液涂片等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抗酸染色检测阳性提示临床快速诊断TBM。虽然TBM分子诊断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性、特异性,但传统的脑脊液抗酸涂片检测具有简单、快速、低成本的优势,可为资源有限地区提供快速诊断依据。临床实践中应联合应用涂片镜检、分子检测及培养技术,构建TBM阶梯式诊断体系。
综述
Select
血清HBV RNA检测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进展
杨梅, 谭全会, 汤正好
2024, 19(6): 378-3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6184.2024.0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全球性公共卫生健康问题之一,每年有超过88.7万人死于HBV相关性疾病。由于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cccDNA) 在肝细胞核内持续存在,患者感染HBV后易出现慢性感染,增加了肝硬化以及肝细胞癌的发病风险,因此在治疗HBV感染的过程中密切关注cccDNA水平对于监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有重要作用。然而,检测cccDNA须进行有创的肝脏穿刺操作,临床工作中难以广泛展开。现有研究表明,血清HBV RNA可以反映患者体内的cccDNA水平。本文就血清HBV RNA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进展做以下综述。
双月刊,2006年创刊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复旦大学
协办: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上海市微生物学会
编辑:《微生物与感染》编辑委员会
名誉主编:闻玉梅 翁心华
主编:瞿涤 张文宏
新闻公告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