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应对不明原因性传染病疫情的角度来看,新病原体应该包括:1.在某个国家或地区第一次出现的病原体;2.发生了变异、毒力增强,使用现有的技术和方法无法准确诊断或鉴定的病原体;3.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出现的病原体。建议建设新病原学,开展基础理论研究,通过和临床医学、生物信息学、生态学、流行病学等学科交融,建立发现新病原、判断新病原与疾病的关联度以及危害预警等的技术和理论体系。新病原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发现新病原、研究新病原、预防和控制新病原的能力,包括建立病原体检测技术储备,准确鉴定在我国第一次出现的病原体;建立病原体分子分型网络 发现发生变异的病原体;建立能够及时发现在世界范围第一次出现的病原体的技术和理论。
本文旨在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core)蛋白在病毒复制和感染中的作用,采取基因置换的方法,用HCV 1b型J4株的核心基因平行置换2a 型J6JFH1株的核心区,构建了FL-J6JFH/J4core嵌合复制子。体外制备RNA转录体,以脂质体介导转染Huh7.5.1肝癌细胞。转染后第5天,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检测细胞内的HCV RNA水平。第8天,以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为一抗,免疫荧光染色法(IFA)检测转染细胞内HCV蛋白表达。同时收集转染后第8天的细胞上清液,感染naïve Huh7.5.1肝癌细胞,72小时后 IFA检测HCV蛋白表达。结果显示,FL-J6JFH/J4core 转染组第5天细胞内RNA水平与野生型FL-J6JFH1接近,无显著差异(n=4,P>0.05)。免疫荧光检测发现,FL-J6JFH/J4core 转染细胞后第8天及其上清液感染naïve Huh7.5.1细胞的HCV阳性细胞数都低于野生型。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HCV各株间核心基因的替换会影响HCV的蛋白翻译和感染性病毒颗粒的产生与释放。
本文旨在获得纯化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HCV-C)及抗HCV-C多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HCV-C与肝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首先以HCV1b亚型HC-J4-91全基因组质粒为模板,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CV-C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QE31-HCV-C。融合蛋白经原核表达、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HCV-C多克隆抗体。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体效价,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鉴定抗体特异性。结果显示,表达HCV-C的原核表达质粒pQE31-HCV-C构建正确,获得相对分子质量(Mr)约22 000的纯化融合蛋白。ELISA检测重组蛋白免疫小鼠的抗血清效价达1:12 800。结果显示,自制的多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HCV-C。本研究获得了纯度较好的、原核表达的HCV-C,并成功制备了抗HCV-C多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HCV-C的致病机制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研究工具。
本文旨在分析2008年12月~2009年5月就诊于上海市肺科医院201例结核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采用罗氏培养系统,药敏试验采用绝对浓度法。201例患者中,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异烟肼(INH,52.24%)、链霉素(SM,45.77%)、利福平(RFP,30.35%)、乙胺丁醇(EMB,28.86%)、AK(阿米卡星,28.18%)、利福喷丁(RIB,26.40%)、力克肺疾(Pa,25.56%)、对氨基水杨酸(PAS,23.60%)、丙硫异烟胺(Pt,23.03%)、卷曲霉素(CPM,20.56%)。其中,初治患者的耐药率为3.08%~25.87%,复治患者27.50%~64.71%,耐多药患者64.44%~93.10%。总体来看,与低浓度相比,高浓度SM、INH、EMB、RIB、Pt可明显降低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率(P<0.05)。除INH、SM、RFP外,女性患者的耐药率均高于男性,耐多药率亦高于男性(P<0.05)。结果提示,临床上应足量应用抗结核药物,对女性结核病患者要给予更多关注。
为监测儿童腹泻中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lostridium difficile-associated diarrhea, CDAD)的发病情况,并对其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我们对上海市儿科医院2007年2月到2007年9月的腹泻儿童粪便标本共111名病例,进行了艰难梭菌毒素A检测及粪便厌氧菌培养,并对所有入组儿童进行回顾性的病史采集及分析。以及对粪便培养所得的4株艰难梭菌菌株用多位点重复片段分析法(Multi-Locus VNTR Assay, MLVA)进行同源性分析。在这些病例中未发现CD毒素A检测及培养均为阳性的患者,而毒素A阳性、CD培养(-)者16例;毒素A阴性、CD培养阳性者4例;CD毒素A阴性、培养阴性者共91例。分别比较院内院外二组3种不同病程腹泻中CDAD的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别(P>0.05)。所有入选病人的粪便标本培养阳性者共4株,经MLVA法分析发现有部分同源性。因此,我们认为,上海地区儿童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目前为散发病例,但彼此之间有部分同源性。院内获得性和院外获得性腹泻在CDAD发病率上未发现差异。CD毒素A阳性或者培养阳性的病例在临床表现上与CD毒素A阴性以及培养阴性的腹泻类型未发现显著的差异。
本文旨在探讨手足口病伴发脑损伤的发病趋势以及患儿的早期临床特点、救治经验和转归。对2008年8月1日~2009年7月31日本院门诊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儿与入住本院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综合分析,并着重对伴有脑损伤的43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手足口病全年都有发生,4~7月和11、12月为发病高峰期。手足口病伴发脑损伤的患病率为1.57%,主要集中在5~10月。43例伴发脑损伤的患儿平均年龄2.89岁,最小5个月,最大13岁。临床分型以脑干脑炎最多,占48.8%(21/43),脑炎占32.6%(14/43),脑膜脑炎占18.6%(8/43)。主要治疗为使用甘露醇、甲基泼尼松龙、静脉丙种球蛋白;肺水肿前兆者尽早给予机械通气。98%患儿预后良好,平均住院11.1 d。本次调查证实,手足口病伴发脑损伤的患病率为1.57%,主要发生于5~10月,临床分型以脑干脑炎为多;早期诊断、积极降颅压、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和短期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是阻止重症向危重症转变的有效手段。
本文报道1例罕见的由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引起的小儿败血症合并脑膜炎。该患儿突发高热起病,伴有皮肤散在瘀点。根据血培养的实验室微生物分离和鉴定,确诊为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同时根据脑脊液生化常规结果,诊断为合并细菌性脑膜炎。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引起的小儿败血症合并脑膜炎属罕见病例,且该患儿有类似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症状,易被误诊为春季小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需引起临床及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重视。
致病岛是指细菌染色体上具有的一段典型结构特征的基因簇,主要编码与细菌的毒力及代谢等功能相关的产物。Ⅳ型分泌系统则是指在革兰氏阴性菌中由不同的蛋白分子构成的,主要将毒力因子通过细胞膜分泌到胞外,与宿主细胞发生相互作用而发挥其毒性的分泌系统。幽门螺杆菌致病岛及其编码的Ⅳ型分泌系统是幽门螺杆菌的关键性致病因子,有可能成为药物作用的新靶标,是近年相关研究的关注热点。本文仅就近年来之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解脲脲原体是女性泌尿生殖道黏膜中常见的微生物,对其致病性仍存在争议,解脲脲原体感染下生殖道后临床上可表现为非淋菌性尿道炎或粘液性宫颈炎,而在呼吸道方面,解脲脲原体定植于新生儿下呼吸道可以出现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慢性肺部疾病等情况。对于研究解脲脲原体感染的发病机制,宿主的免疫反应 ,以及研发防治解脲脲原体感染的药物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是不可或缺的。目前国内外已成功建立多种解脲脲原体的动物模型,主要包括下生殖道感染模型及呼吸道感染模型。在解脲脲原体生殖道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当中,雌二醇的预处理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实验动物的选择方面也提出BALB/c小鼠是首选,而解脲脲原体呼吸道感染模型则不需雌激素预处理,多个学者成功使用C3H/HeN小鼠建立了该模型。
铜绿假单胞菌和白假丝酵母﹝俗称白色念珠菌)这两种条件致病菌可共存于人体。两者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即跨界相互作用:铜绿假单胞菌抑制白色念珠菌形态转换,抑制其生物膜形成并毒杀其菌丝;白色念珠菌则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绿脓菌素形成并抑制其丛集运动。本文综述了跨界相互作用可能存在的3种机制:信号转导通路、生物膜和毒性因子的作用。铜绿假单胞菌通过信号分子N-3-氧代十二烷酰-L-同型丝氨酸内酯(3-oxo-C12-HSL)抑制白色念珠菌形态转换,而白色念珠菌通过信号分子法呢醇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绿脓菌素生成和丛集运动,即存在信号分子介导的跨界相互作用。跨界相互作用影响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各自的致病性。如能充分利用跨界相互作用,将有助于优化治疗的选择。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主要有分离和培养法、ELISA以及核酸检测技术等。有效的微生物富集方法不仅为后续检测工作提供帮助,而且在某些微生物含量极低的情况下,微生物富集方法甚至将决定整个检测试验的成败。本文就微生物富集方法的原理及应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胞内感染菌,巨噬细胞是其寄生的场所。结核分枝杆菌通过阻止吞噬溶酶体的融合、减少巨噬细胞的凋亡、降低巨噬细胞对刺激应答的敏感性等途径逃避巨噬细胞的免疫监视和攻击并在细胞内存活和繁殖,而巨噬细胞又是抗菌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对结核分枝杆菌有直接杀伤、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进行免疫调节、提呈该菌抗原等作用。深入研究结核分枝杆菌对巨噬细胞免疫逃逸机制及巨噬细胞抗结核免疫作用,对于研究宿主抗结核免疫机制以及设计新型的结核病疫苗有重要意义。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的GroEL1蛋白是基因复制产物,作为热休克蛋白(HSP)一员,不但行使原有的助折叠分子伴侣功能,而且可作为抗原,在抗原呈递中起作用。另外,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点,GroEL1还具有多种生物功能,如作为蛋白分子伴侣,控制细胞因子依赖性肉芽肿的产生;作为DNA分子伴侣,保护DNA免受损害。而在分枝杆菌属的其他物种如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中却行使不同的生物学功能。这些功能产生的原因和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从而为结核病的发生及结核杆菌的进化机制研究提供更多的依据。
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下有5个属,30余个血清型,300余个种。其中4个为动物病毒属,1个为植物病毒属。4个动物病毒属为布尼亚病毒属(Bunyavirus)、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内罗病毒属(Nairovirus )和白蛉病毒属(Phlebovirus)。其中布尼亚病毒属最大,包括约160种病毒。布尼亚病毒科的命名源于布尼亚韦拉,是乌干达的一个地名。 本病毒科的病毒体为......
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复旦大学 万方数据 中国知网 维普资讯
版权所有 © 2008 《微生物与感染》编辑部 地址:上海市医学院路138号 邮编:200032 Tel:021-54237633 Fax:021-64434224 E-mail:jmi@fudan.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