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是继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之后发现的一种能引起人类严重急性呼吸道疾病,具有高致死率的新型冠状病毒。该病毒已从主要流行的中东地区逐渐蔓延至多个国家,具有全球流行的潜在趋势,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本文将对近期抗MERS-CoV人中和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描述这些抗体的作用机制,分析其防治MERS感染的潜在能力,并探讨抗体类抗病毒药物用于新发传染病防治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为构建我国丁型肝炎病毒(HDV)全基因克隆,分别从3份HDV血清学阳性血清中提取病毒RNA,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段扩增,获得4个相互重叠的DNA片段,将PCR产物测序,利用DNAStar软件拼接,获得HDV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用重叠PCR扩增全长HDV片段并连接至克隆载体,构建全基因克隆。结果成功克隆出3株1 675 bp的HDV全长基因组。经与GenBank标准序列比对,3株HDV均为基因Ⅰb型,核酸序列同源性达98%以上,与我国Ⅰ型X77627的同源性均达98%以上,与其他基因Ⅰ型的同源性均>84%。与基因Ⅱ型和Ⅲ型的同源性分别低于77%和65%。本研究构建的3株具有我国代表性的HDV全长基因cDNA克隆,为进一步开展HDV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本文旨在探讨上海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肠道病毒的病原谱构成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收集2009年5月~2011年4月上海3家哨点医院住院或门诊的2 28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病例的鼻咽拭子标本,用RV15试剂盒检测常见的呼吸道病原,对肠道病毒(EV)阳性标本用半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病毒结构蛋白VP1基因片段,测序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共检测出34份(1.49%)肠道病毒阳性标本。其中检出率最高的为柯萨奇病毒A2型(CVA2)和柯萨奇病毒B5型(CVB5),各有6例(17.6%);CVA5有5例(14.7%)。不常见的CVA21和EV68分别有2例和1例。由肠道病毒VP1区5′端310个核苷酸序列构建CVA2、CVA5、CVB5、CVA21和EV68的系统进化树显示,2009~2010年CVA2与2株北京地区2009年代表株高度同源(98.1%),CVA5上海株与2007~2009年中国大陆地区流行株高度同源(99.7%),CVB5上海株与2009年大陆地区流行株高度同源(99.7%),CVA21上海株与2002~2008年中国大陆地区流行株高度同源(99.4%),EV68上海株与2006~2008年中国大陆地区流行株高度同源(96.6%)。本研究显示,上海地区2009~2011年ARTI患者中肠道病毒以CVA2、CVB5、CVA5为主,也有不常见的CVA21和EV68。进化关系分析显示,CVA2、CVA5、CVA21和EV68上海株序列均与2009年以前国内流行株高度同源。
本文旨在探讨糖尿病足(DF)溃疡创面的临床特点及细菌谱的分布特点。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回顾性分析2012~2014年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10例住院DF患者的溃疡创面临床特征、临床转归及主要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时了解DF患病情况和细菌分布及药敏情况,及时调整抗生素应用。结果显示,DF的诊治率逐年上升,溃疡创面显示以肌腱坏死、浅表溃疡及干湿性混合创面为主,浅表溃疡好转率最高。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率为56.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占25.2%,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莫西沙星敏感度较高(分别为100%、99%和98%)。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率为39.8%,检出的大肠埃希菌及奇异变形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钠及哌拉西林敏感度较高(分别为99%、98%和95%)。本研究证实,DF患者溃疡创面和细菌分布复杂、多样,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血糖、病程及创面复杂性,有利于指导临床上更加合理选用抗生素。
牛链球菌是食草动物消化道内的正常菌群,常见于牛的胃肠道和粪便,也可从人的胃肠道、粪便及食品中分离。它被认为是许多动物和人体内较为安全的菌群,但很多国内外研究报道其与感染性心内膜炎、结直肠肿瘤、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相关。本文报道1例牛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周脓肿及颈深部脓肿患者。该患者为老年男性,既往体健,起病急,感染不易控制。牛链球菌感染与咽部及扁桃体脓肿的发生少有报道,咽部及颈部的感染易致急性呼吸困难,危及生命,希望临床医师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和重视。
白假丝酵母(又称白念珠菌)感染位居真菌感染的首位,由于广谱抗生素和皮质激素广泛应用、创伤性器械检查使用增加、免疫力低下患者增多,其发病率日趋增加,且病死率高、预后差,因此早期准确筛查白念珠菌对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至关重要。分子分型是分析机会性致病真菌种群结构和流行性的重要方法,能有效鉴定社区或医院内感染、追踪传染源、分析暴发流行、研究种群动力学、区分多重感染和评估微进化。本文主要针对两类白念珠菌基因分型方法(基于电泳技术的分型方法和基于测序技术的分型方法)进行综述,并着重阐述目前用于白念珠菌基因分型的最佳方法——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的研究进展。